旅社院举办“人才培养大讨论”专题会议 共探数智时代育人新路径

发布者:李东晔发布时间:2025-04-09浏览次数:20

2025年4月8日下午旅社院在崇一楼文北200会议室成功举办了“旅社院人才培养大讨论”活动旨在深入贯彻校党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数智赋能、协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新质效”的号召,共同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与会人员在学院相关负责人的领学下,进一步领会了学校“人才培养大讨论”活动的主题与精神,强调了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工作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此次讨论,能够凝聚共识,汇聚智慧,为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注入新动能。

活动中,五位优秀教师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项目申报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团委书记周雅雯老师围绕“共青团工作与人才培养”的主题进行了发言。她详细介绍了院团委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如何通过党建带团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周老师还分享了院团委在组织建设、专业社团、特色活动以及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如通过“专业+社团”协同育人平台,助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通过打造品牌活动矩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这些做法生动诠释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丽江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的李继红老师作为兄弟院校的同行,分享了她在项目申报方面的实践经验。李老师结合自身的科研探索之路,讲述了如何从一名“科研小白”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科研工作者。她特别强调了将工作任务与兴趣爱好相结合,实现科研与事业双促进的重要性。李老师的分享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宝贵借鉴。

高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申报的经验分享。以自己的《唐代都督府与地方治理体系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申报书写作以及注意事项等。高峰老师强调了学术积累、选题创新以及撰写逻辑在申报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与会教师在高层次项目申报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郑茹敏老师则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交流。她分享了如何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术积累,选择小而适当的选题,以及如何通过多轮修改提升申报书的质量。郑老师还强调了申请书本身的重要性,鼓励大家提前准备,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

最后,尚子野老师进行了科研反思汇报。他提出了提高研究数据挖掘程度、丰富研究数据来源、尝试多学研究方法以及丰富解读现象的视角等建议。尚老师还反思了自己过去的科研节奏和方法依赖问题,鼓励大家重构科研节奏,勇于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从周雅雯老师的共青团工作“思政赋能”,到李继红老师的项目申报“实践赋能”,从高峰老师、郑茹敏老师的科研项目“创新赋能”,再到尚子野老师的学术发表“成果赋能”,共同勾勒出我院“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的多维图景这是一场“思政与专业、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协同,更是一次“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思想碰撞。整场活动气氛热烈,讨论深入。会后,各专业和教研室分组进行相关讨论。

 活动现场

撰稿:李东晔

编辑:沈成林

审核:涂 

终审:张 

李昌庚